試驗平臺作為工業測量與實驗的基礎設備,其鑄造工藝直接影響其精度與使用壽命。鑄造工藝的核心始于原料準備與模具設計,試驗平臺多采用HT200-HT300高強度鑄鐵,需將生鐵、廢鋼等原料篩分、清洗后按比例混合,確保化學成分穩定。模具設計需結合試驗平臺的長方形或異形結構,通過CAD/CAM技術建模,預留T型槽、圓孔等功能性結構,模具精度直接影響鑄件平面度與形位公差。例如,某企業通過優化模具分型面設計,將鑄件廢品率從8%降至2%,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。
試驗平臺熔煉與澆注是鑄造工藝的關鍵環節。熔煉需將原料加熱至1400-1450℃,通過光譜分析儀實時監測碳、硅等元素含量,確保材料硬度達HB170-240。澆注時采用底注式工藝,控制液態金屬流速以避免卷氣,同時利用低壓鑄造技術使金屬液在0.02-0.06MPa壓力下充型,減少縮松缺陷。某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引入智能澆注系統,將試驗平臺內部氣孔率從3%降至0.5%,顯著提升了承載能力。
后處理工藝決定試驗平臺的終性能。
試驗平臺鑄造完成后需經6-8小時自然時效處理消除殘余應力,再通過人工刮研工藝對工作面進行精加工,刮研深度≥0.02mm以形成油膜,降低摩擦系數。某精密儀器廠采用三坐標測量儀檢測刮研后的平面度,確保0級平臺平面度誤差≤0.001mm/m。此外,表面噴砂處理可去除氧化皮,噴涂防銹漆則能延長使用壽命至10年以上,滿足機械制造、發動機測試等領域的高精度需求。